河南医保政策系列微视频——继续带您了解异地就医那些事儿
“生在故里,身在他乡”是我们身边不少人的生活写照,比如去外地帮子女带小孩儿的老人,常驻外地工作的上班族等。如果这时不幸患病,没有当地医保无法报销,就会多花不少钱,增加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其实,只要你办理了异地就医,在外地看病不仅能享受不错的报销待遇,还可以直接结算,既减轻经济负担还省去不少麻烦。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河南医保》系列微视频继续了解异地就医的那些事儿。
异地就医备案需要哪些条件?
异地就医备案主要覆盖四类人群,一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二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三是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四是异地转诊人员。
其中,前三类人员备案时只需身份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和填写《河南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异地转诊人员,需要提供具有转诊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单或所住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急诊诊断证明(精神病诊断证明)。
异地就医报销执行啥标准?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费用报销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异地直接结算,一种是返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结算时执行就医地目录(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和参保地政策(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在异地直接结算费用的,可先行垫付全部医疗费用,然后提供有关材料回参保地手工审核报销,报销时执行参保地目录和参保地政策。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各地围绕人民群众异地就医的痛点、难点问题,各级医保部门持续完善与异地就医结算相关的管理政策与工作方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经兑现:升级结算管理系统功能、简化优化备案流程、建立业务协同机制、提高结算服务效率、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等,进一步解决了参保群众跨省异地就医“跑腿”“垫支”问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